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介绍 >> 基础医学院 >> 正文
基础医学院

2024-03-06 10093

基础医学院简介

  基础医学院原为基础部,1987年从医学系分化建立,1995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。学院涵盖中医基础、西医基础和中西医结合基础三个学科群。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,省级重点学科4个,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点各6个,博士后流动站2个;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,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7个,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等。为全国、省级多个一级学会专委会会长、副会长单位。

 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余人,学科内有高级职称77人,专兼职硕士生导师72人,博士生导师28人。有柔性、全职引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;有首届国医大师1名、首届全国名中医1名、首届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、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18名、国家级传承工作室3个,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人;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2人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名,四川省名中医18名,四川省教学名师5名;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、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等各类优秀人才;引进“双一流”高校、中科院等优秀博士47人,培养博士后40余人。已形成一支水平过硬,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。

  开办国家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(九年制)唐容川班,遵循“中西汇通、融合创新、国际视野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与国内外高校强强联合,构建“九年一贯、本博融通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开办国家一流专业中医学(5+3一体化)邓绍先班,强化中医思维,早跟师,早临床,师承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。开办四川省一流专业应用心理学,凸显“应用心理+医学”特色。

  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个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,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、首批四川省高阶课程、首批四川省来华留学精品课程、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共23门。主编“十四五”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13部,牵头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首套师承教材7部,主编、副主编的教材获教育部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、人民卫生出版社优秀融合教材主编奖。学院承担国家“973”计划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00余项;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,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二等奖3项,三等奖6项,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,专利授权20余项。学生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赛一等奖、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创新展示会特等奖。

  立足新发展阶段,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守初心使命,秉承“精诚明德,传承创新,追求卓越”的院训,致力于健康中国建设,为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础医学院专业介绍

  专业名称: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(唐容川班)

  层次:五年本科与四年博士学位相结合          学制:五年

  授予学位:医学学士、医学博士

  专业特色: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新医科建设的目标要求,践行学校“仁爱为魂、精诚为本、传承为根、创新为要”的办学理念,遵循“中西汇通、融合创新、国际视野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与国内外高校强强联合,跨校际整合优质资源,构建“九年一贯、本博融通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共同培养具有古今汇通的文化传承力、中西融通的临床实践力、交叉融汇的学术创新力、中外联通的国际胜任力的未来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学家。

  专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和未来医学发展方向,依托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,中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、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,形成了国医大师、全国名中医、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、“岐黄工程”专家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内的高水平师资为引领,多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省级教学团队等为支撑的一流师资队伍,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  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、坚定的职业信念、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、宽厚的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基础知识、坚实的中西医基本理论和中西医结合思维根基、扎实的中西医临床综合能力、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力、宽广的国际视野,引领中西医结合学科传承创新发展的未来领军人才。

  主要课程:人体解剖学、组织学与胚胎学、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器官系统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群、感染与免疫学、循证医学;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、中西医临床内科学、中西医临床外科学、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、中西医临床儿科学、医学科研思路与方法、医学创新科技前沿、医学临床研究;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。

  就业方向:各级各类医院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中西医结合前沿科研攻关、教学、临床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。卫生行政管理单位从事医、教、研管理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等。

 

  专业名称:应用心理学

  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

  层次:本科           学制:四年

  授予学位:理学学士

  专业特色:专业建设依托学校医学优势学科,将中医特色疗法与应用心理技能结合,凸显“应用心理+医学”特色。以中医心理积淀为根,应用心理能力为重,实现中西融通,学科交叉。面向大健康相关领域,聚焦心理学相关行业,立足西部、辐射全国,培养“强心理、懂医学、精技能”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心理人才。

  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,拥有一定的医学基础,掌握神经系统与脑科学相关知识,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,具备扎实的心理技能与心理学实践能力,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知识,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、心身疾病预防及干预、心理咨询与治疗、病人康复指导、医患沟通指导、危机干预、医疗卫生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心理学人才。

  主要课程:普通心理学、基础医学概论、临床医学概论、神经解剖生理学、生理心理学、心身医学、精神病学、变态心理学、中医心理学、实验心理学、心理统计学、心理测量学、发展心理学、认知心理学、人格心理学、健康心理学、心理咨询学、心理治疗学、危机干预、团体辅导。

  就业方向:医疗卫生领域,包括各级医院的心身医学科,心理科,康复科,妇幼保健院、心理咨询机构、中小学、企事业单位等部门,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,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、心身疾病预防及干预、病人康复指导、医患沟通指导、危机干预等工作。

 

 

 

学院网址:https://www.cdutcm.edu.cn/jcyxy

咨询电话:028-61800222